2025年10月16日为第45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把2025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10月16日所在周为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粮食节约,人人有责”。我国作为农业生产与消费大国,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的头等大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2264亿斤增长至2024年的1413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实现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持续投入与政策支持,以及农民辛勤耕耘的付出,共同奠定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
当天粮油与管理学院师生20余人,赴"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暨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日"活动广西主会场,开展粮食安全与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宣传。

图一 学校及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专业群宣传展板
现场活动内容丰富,组织举办了"坚持标准引领、强化质量支撑、倡导爱粮节粮"及"粮食节约、人人有责"主题系列活动,同时展示了我校在人才兴粮兴储方面取得的成果。

图二 展示学院合作产品
粮油与管理学院师生向现场嘉宾及群众就广西特色传统民族风味食品进行了介绍,涵盖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酒、老友粉、生榨米粉、横县茉莉花茶等品类,并宣传了我院与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图三 食品赏味现场

图四 群众了解相关食品安全知识现场
本次粮食安全暨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吸引行业嘉宾、社区群众及师生代表积极参与互动,现场互动氛围浓厚。
活动集中展现了我校在 “科技兴粮” 领域的教学实效,通过案例展板、简短实操演示等形式,直观呈现了粮食仓储技术教学、粮储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同时,粮油与管理学院师生现场解答粮食质量鉴别、家庭储粮等问题,充分彰显了团队在粮食检测、食品科学领域的扎实专业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还同步展示了我校与企业 “科教赋能产业” 的合作成果 —— 双方联合研发的广西特色传统民族风味食品,既保留民族饮食文化特色,又融入科学加工技术,生动体现了产学研融合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成效。
此次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充分展现了粮油与管理学院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中的责任担当。通过科普宣传、技术展示与互动交流,师生们不仅传播了爱粮节粮、注重质量的理念,也彰显了产教融合、科技兴粮的育人成果,为共筑粮食安全防线、传承创新民族饮食文化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