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学工】管理学院开展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篇

作者:文/孔杨 图/温菊桃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5日 点击数: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管理学院实践团于7月11日至13日前往花山岩画、花山岩画传承人朱秋平工作室、壮族乐器天琴传承人农戈建工作室、崇左壮族博物馆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畅游花山岩画,传承骆越文化

实践团于7月11日来到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景区,大家乘着观光船、聆听导游的讲解,在导游的带领下漫步在花山岩画脚下。站在岩壁前看着一幅幅壁画,画里的人物拿着铜鼓、佩剑手舞足蹈,一场庄严而又欢快的祭祀活动仪式栩栩如生浮现在眼前,仿佛穿梭时空与骆越人进行一场千年对话,深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次日实践团来到花山岩画文物保护、传承人朱秋平老师家,与朱秋平老师在花山岩画保护、传承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从朱老师的口中得知花山岩画风化开裂病害等问题最终得到了有效治理,以及他们这些传承人数十年如一日传承、保护花山岩画的不易。

本次“畅游花山岩画,传承骆越文化”主题活动进一步传承骆越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悠悠千载,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

二、学习壮族天琴制作,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加强推动壮族天琴的文化普及工作,实践团于7月11日前去拜访壮族天琴制作技艺传承人农戈建老师,学习壮族天琴的制作。

农戈建老师向实践团讲解了,天琴的用料(包括选材、木工、镶嵌、雕刻、粘黏、漆工、定音)以及一些简单的制作工艺流程,同时还现场教学带实践团一同制作。在农戈建老师的工作室中,看到了许多制作精美的龙头天琴,每一把天琴的制作都有着他独特的考量,倾注了他的心血。在采访时,农戈建老师提到,为了让壮族天琴文化“传”下来,“活”起来,现如今已经实行天琴“进校园”,进一步推动壮族天琴艺术的传承发展。

通过这一次拜访与交流,也让实践团亲身感受了天琴文化的魅力,领略了壮族文化的底蕴。同时也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走进崇左壮族博物馆,感受民族文化底蕴

实践团于7月13日参观崇左壮族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展品,从古老的陶器、石器,到精美的壮族服饰、银饰,再到生动的民俗场景复原。这些无不展现出壮族人民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同时也展示出了壮族的历史变迁,还深入介绍了壮族独特的文化风情。漫步在展厅之间,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壮族历史画卷之中。

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加便捷、近距离地感受左江花山岩画的魅力,崇左市壮族博物馆按照1∶1比例制作了宁明花山岩画局部艺术仿真崖壁,将花山岩画“搬进了”博物馆。站在这座艺术仿真崖壁下,不得不佩服骆越人民的智慧。

走进崇左市壮族博物馆,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实践团能够深刻感受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一体,大家在实践中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与使命担当,纷纷表示,要把学习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广壮族文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 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前合影

图为 学习壮族天琴制作

图为 参观崇左壮族博物馆

图为 博物馆内合影

作者/一审:韦艳丹

编辑/二审:温宜有

审签/三审:常荣荣